立春刚过,北京西郊的党校校园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如期开班。
这个班开在“关键时刻”,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之年的开春之时。
这个班面对“关键少数”,学员是新进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
这个班聚焦“关键课题”,如何“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月7日,新进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在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审定办班方案并出席开班式,发表了十分重要的讲话,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春启生机,春雷阵阵,激荡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铿锵足音。
坚定历史自信——“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
位于中校校园的礼堂,拱形屋顶,黄砖贴面。这座陕北窑洞风格的建筑,彰显着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武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基因。
礼堂内,“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的横幅格外醒目,上下两层,座无虚席,领导干部,济济一堂。
7日上午10时,一场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盛宴在这里拉开帷幕。
3个多月前,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开局之年的一课”,为何聚焦这个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我认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现代化,这是近代以来,多少仁人志士的苦苦求索。
从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戊戌变法的“改良图强”,再到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振兴实业”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拉开时间的长镜头,追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