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大别山精神?
大别山精神是红色革命的精神之一。“大别山精神”是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以大别山为中 心,在鄂豫皖边区,由中国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和革命群众领导,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建立新中国而形成的革命精神。2012年11月7日,“大别山精神”课题组发布消息,将“大别山精神”概括为“坚守信仰、胸怀大局、团结一心、勇当先锋”。
大别山精神是指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别山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大别山这个特定区域内,在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革命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信念、革命行动和革命精神的总和。大别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争年代,正是因为有了大别山精神,大别山才建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新四军第四支队、新四军第五师和大别山游击队,创造了红旗28年不倒的历史传奇。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发掘大别山精神的内涵,弘扬大别山精神,新县红色文化培训让大别山精神在新时代展现出与时俱进的价值,指导大别山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成为大别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文化名片。
2,大别山的精神内涵
“坚守信仰”,是指大别山军民凭借坚定的信仰,在白色恐怖和艰苦的环境条件下,锲而不舍地坚守大别山红旗28年,凝聚了大别山军民对党忠诚、坚韧、执着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核心。
“顾全大局”是指在革命的关键时刻,为了革命的需要和整体利益,大别山军民总是从大局出发,以自己的牺牲为胜利创造条件。凝聚了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风格体现。
“万众一心”,就是在创建和坚持大别山的斗争中,大别山军政军民团结一致,为壮大人民军队、保证战争胜利和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凝聚了爱军为民、同心同德、携手共进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根本保证。
“勇当先锋”是指大别山根据地不仅是我党创建的全国较早的根据地之一,而且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大别山根据地军民处于前沿,新县红色文化培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凝聚着大别山军民听党指挥、英勇善战、勇于进取的精神,这就是“大别山精神”的革命品质。
3,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
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高举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需要坚持的信念;站得高,视野开阔,顾全大局,是需要发扬的作风,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团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做一个勇敢的排头兵,对于信阳这个经济不发达,发展相对落后的革命老区来说,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