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遍地开》是鄂豫皖地区大别山民歌,因为这曲调所借用的民歌《八段锦》(又称《小小鲤鱼跳龙门》)是流传在整个大别山的民歌调。也正是因为此,江西和四川在争《八月桂花遍地开》诞生地时,会被中 央党史部门否定。
在大别山地区,安徽的金寨县、湖北的红安县、河南的商城县和新县都认为《八月桂花遍地开》诞生在自己那里。笔者认为,《八月桂花遍地开》应该诞生于新县。
让我们来先看歌词:
“八月桂花遍地开,
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
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
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亲爱的工友们,亲爱的农友们,
唱一曲《国际歌》庆祝苏维埃。

从歌词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庆祝苏维埃成立的歌,是一首歌唱八月里成立的苏维埃的歌,实际上,歌的原名就叫《庆祝工农民主政府成立》。
《豫南革命史》(中共信阳地委党史资料征编委员会编著)《新县革命史》(中共河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纂委员会)上面都清晰地记载着:
1929年8月,光山县苏维埃政府在柴山保大朱家(今属新县陈店乡)宣告成立,参加大会代表120多人,大会选举陈炳煌为县工农民主政府主席。这是鄂豫皖苏区建立的第 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柴山保人民欣喜若狂,载歌载舞,激情满怀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庆祝工农民主政权的成立!”
会上,欢庆的人民群众和政府组织的宣传队一起还演唱了许多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就是在这次庆祝会上唱起来的。人民多么兴高采烈,作者多么激情澎湃!那曲调,轻快明朗,那歌词,充满胜利的豪迈!因此,这首歌一经唱出,便立即为广大人民所接受,为各个革命区域派来观摩的代表所喜爱,他们纷纷记录传抄,把它带回自己干革命的地方,去鼓舞群众,团结群众,掀起新的革命高潮。
激动人心的时刻总是令人难忘,惊天动地的大事像刻刀把那点点滴滴刻进了参与者的脑海。于是,几十年过去了,经历者对当时的细节还念念难忘。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的戴季英还清楚地记得: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柴山保当地人作的。是谁作的,不知道,不是从外地传来的。那时因为要复写、油印搜来的歌,我们特委几个人都亲 自看看改改。我和曹学楷、戴克敏、郑位山都参加修改过。”(根据1980年5月新县县史采编组录音整理材料,该材料现保存在新县文管会档案室。)
戴季英当时正任鄂豫边特委委员,亲 自参加了柴山保根据地的创建,亲眼见证了光山县苏维埃政权的成立。那场景是激动人心的,留在老人心中的记忆也是深刻难忘的。连哪些人参与修改的细节都记得那样清楚。
1993年5月,李德生将军回到了故乡新县陈店乡。笔者当年亲 自参与接待工作,亲耳聆听了将军的回忆。他站在木城寨下,回忆当年参加革命的经历:
“1929年,我参加了儿童团,当儿童团长,拿着红黑两色的木棒,站岗放哨。特别是当地成立苏维埃的时候,来的人很多,热闹得很呐。大家敲着两人抬的大鼓,唱着自编的革命歌曲。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后来,我参加红军,长征了,我们走到哪里,就把这首歌唱到了那里。这首歌,太好听了。”
2001年7月,商城籍作家余英茂采访92岁的红军失散人员周凤山。余英茂问她会不会唱《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还记得当年演唱的时间和情景吗?周凤山老人激动地连声说:“会会会!会唱!你听着啊!”老人于是一边拍手,一边唱了起来:“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毕竟年龄太大了,周凤山唱得很慢,唱到后来几乎一字一顿。余英茂怕老人累着,劝她别唱了,她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唱着,“……唱一曲国际歌庆祝苏维埃。”(材料见2001年7月13日《郑州晚报》,笔者当年参加了采访活动)。
周凤山回忆说:
1929年当地苏维埃政权成立时,她是一名宣传员,她说:“那时我领着大伙儿唱,把山都震响了!人人都会唱,小孩儿也会唱……”
众多的回忆都在指向一个时间,1929年8月(农历)那个桂花盛开的时间,那个鄂豫皖苏区第 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成立的时间。
“八月桂花”,这不是一般诗歌的比兴,后来这首歌在流传中人们还根据自己成立苏维埃的时间作过修改。
新县党史专家陈士农告诉笔者,1979年3月,他到卡房公社征集革命史料时,访问了一个84岁的老党员邓永言。土地革命时期,邓永言曾任光山县弦西区(今新县卡房乡)第 二乡苏维埃差派委员。邓永言回忆,在区乡建立苏维埃政权时,唱过《八月桂花遍地开》,但当时对第 一句歌词作了修改,唱的是“三月桃花遍地开”。邓永言说:
“因为我们弦西区建立乡、区政权时都在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农历二、三月间,‘八月桂花遍地开’是在弦南区(即柴山保地区)建立乡、区及光山县苏维埃时唱的。因为他们是头一年(即1929年)农历八、九月建的。那时桂花盛开,所以唱‘八月桂花遍地开’来庆祝政权成立。”
这首歌词作者是谁,也能从另一个角度考证《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的诞生地。
据此,一些资料认为,这位王姓作者应该是革命烈士王霁初。
对于这种说法,笔者不能同意。只要我们不能否定戴季英等人对1929年8月这个时间的回忆,不能对1929年8月光山县苏维埃成立时间予以否定,那王霁初就不可能创作了这首歌曲。
王霁初搜集整理创作过许多革命历史民歌,也应该搜集到了《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曲。因为他的爱好和特长,他还应该为这首歌的流传作过贡献,但我仍要说他不可能创作这首歌。因为在1929年8月这个时间,王霁初还没有参加革命。
戴季英十分肯定地说:《八月桂花遍地开》产生于柴山保当地。有一些老红军战士回忆说歌的词作者是一个叫戴觉先的老私塾先生。
戴是湖北省红安县檀树岗人,他的几个儿女都参加了共产党,大儿子戴左明还是黄麻起义的领 导者。笔者认为,戴觉先深受革命影响,因而填词创作了《八月桂花遍地开》。
作者简介:胡光明,中共河南省新县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现任信阳市红色文化研究与产业开发基金会秘书长,中共新县英雄山党支部书记。